刚刚,央行正式降息!物价怎么办?楼市会重启吗?

搜狐焦点宜昌站 2020-02-21 13:38:4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刚刚,LPR(市场贷款报价利率)数值新鲜出炉,五年期的为4.75%,这是继去年11月20下降0.05%后,再次下降0.05%;一年期的为4.05%,这是继去年11月20日降低0.05%后,再次下降0.1%。

LPR下调,降息来了

刚刚,LPR(市场贷款报价利率)数值新鲜出炉,五年期的为4.75%,这是继去年11月20下降0.05%后,再次下降0.05%;一年期的为4.05%,这是继去年11月20日降低0.05%后,再次下降0.1%。

LRP数值什么用呢? 是贷款利率的参考基数。

企业和居民在银行贷款时,会在LPR数值的基础上加点或减点(每一点为万分之一),并由此形成实际的贷款利率,LPR数值就相当于过去的贷款基准利率,LPR数值降低也就相当于过去的降息。

2月17日,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的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中标利率为3.15%,较上次降低0.1%,很多人解读为央行降息,其实是不准确的。

MLF操作是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钱,商业银行拿到这些钱后再放贷给企业和居民。 也就是说 MLF 的利率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当成本降低时,商业银行也大概率会降低向企业和居民放贷的利率。

LPR数值并不是央行决定的,而是18家商业银行根据来源资金的成本、市场资金的宽裕程度、各自银行的运营成本、呆坏账率损失等综合评估后报出来的价格。

MLF操作是银行获得钱的重要渠道,其成本直接决定了LPR的数值,但并不完全决定,理论上存在MLF中标利率下降、LPR数值却不下降的可能……因此,MLF中标利率下降并不代表一定会降息。

此次LPR降低后,对于以LPR数值计息的存量贷款客户来说,若在年底前LPR数值保持不变或继续降低,则在明年(2021年)1月时,其还贷金额会降低……当然也包括以LPR计息的存量房贷客户,其月供也会减少。

对于新增贷款客户来说(包括按揭房贷),其贷款利率也大概率会降低……具体看银行在贷款时加点多少了——也有一种可能是,按揭房贷的利率跟当下相同,这只需把利率多加5个基点即可。

由LPR数值的再次降低 ,我们也可以判定,本轮信贷宽松周期在进一步加速。

问题来了: 如何管住泛滥的货币这只猛兽呢? 难道像以往那样开动房地产、重启楼市这个货币蓄水池吗?

CPI连涨

虽然大家对1月份的CPI涨幅有心理预期,但数据公布后还是让大人大吃一惊——居然达5.4%,这是继去年12月份CPI涨幅达4.5%之后再创新高,涨幅扩大0.9%。

▲2015年以来我国CPI月涨幅走势图

虽然有春节和新冠疫情的因素,但超过5%的涨幅还是让人不安。毕竟物价牵涉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到住行温饱,更重要的是目前还看不到CPI涨幅见顶的迹象。

一般认为物价涨幅在2%左右较好,高达5%以上的涨幅让人开始担忧通货膨胀。

近1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增速超过6%、物价基本稳定——CPI年涨幅在2%左右徘徊,尽管大家一个劲地吐槽生活艰难,但实际上经济生活却是在实实在在地改善……那真是经济高增长、消费低通胀的好时代。

有人不仅要问:物价为什么涨呢?

其实原因有二: 一是商品/服务供给少,东西少自然价格要涨;二是钱太多了,央行印出的钱增多、钱就会变毛,对应到物价上就是涨价呗。

中国现在是产能过剩,所以不存在商品/服务供应少的问题,原因只能是印的钱太多了。

截止2019年底,中国的M2数量(通常被认为是钱的数量)接近200万亿,如此多的货币量,随便冲击一下哪里都会引来价格的上涨……当下的问题就是,钱开始冲击日常消费品、并由此推高了CPI。

很多人不免疑惑:既然物价上涨是因为钱印得太多,那为什么印这多钱呢?让钱少一点、把多印的钱收回一些不行吗?

哎……一言难尽。

信贷放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已明白,印钞放水 (银行贷款就是印钞) 是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贷款给基建修桥/修路/修高铁就是刺激经济、贷款给企业扩大生产就是刺激经济、贷款给居民装修/买车/旅游等消费就是刺激经济……也因此,钱变得越来越多。

本轮信贷宽松周期起始于2018年4月份,标志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1%——降准意味着银行能有更多的钱对外放贷、也就是多印钞票,至今央妈已累计降准6次,累计降准4.5个百分点。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受影响较大的却是解决了80%城镇就业人口的中小微企业。

要知道,就业关系着老百姓的吃饭生活、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也因此“稳就业”被地方政府当做最重要的工作。

接着一切都好理解了:央行、银保监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的政策,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信贷支持——包括不抽贷、不断贷,贷款利息更低,贷款余额更多,贷款的企业更广(增加首次在银行贷款的中小微企业比例)。

贷款是什么?贷款就是印钞放水啊。

于是我们看到了,从2月3日至17日,央行累积逆回购操作共计2.8万亿,这还不包括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和3000亿元用于新冠疫情的专项再贷款。

逆回购是什么?是央行向各商业银行投放钱、商业银行拿到这些钱后再放贷给企业和居民,从而完成印钞放水的过程。

新冠疫情让本就处于信贷宽松周期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开启了加速印钱的过程……不仅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可对外放贷、还让贷款利率降低以促使更多的企业和居民愿意贷款。

2月7日,央行副行长在答记者问时说,“预期下次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也会有较大概率下行”。果不其然,2月17日央行操作的新一期MLF的中标利率为3.15%,比上次低了10个基点。

今日公布的LPR数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下降了。

LPR数值降低意味着什么?就是降息。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贷款基准利率,LPR利率就相当于之前的贷款基准利率。

本轮信贷宽松周期以来,钱的积累足够多、再加上贷款印钞的加速,物价怎能不涨呢?

一个问题紧接着来了:过去十年,为啥物价这么稳定呢?

货币蓄水池

过去十年之所以物价稳定,原因或许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突飞猛进的房地产。

央行印出的海量货币被房地产源源不断的吸附了,由此房地产成了货币的蓄水池,让钱不至于在市场中流通、不至于推高物价。

是不是有一点黑色幽默: 普通人痛恨的房地产和高房价,反过来居然让自己享受了低物价的实惠。

货币的蓄水池跟大家理解的当然不太一样,并不是钱留在楼市里不动了——不管你买的新房还是二手房,你是没钱花了,可地产商和原业主却拿到了卖房款、并可以消费啊,相当于钱还在市场里头、并没有被锁定在市场之外,也就是说这些钱仍可以推高物价。

为什么高房价还有蓄水池作用呢?因为房地产和高房价产生的副作用。

一个副作用是高房价产生了贫富分化。

有些人因为高房价越来越富有,比如之前有多套房的业主或投资人,以及因房地产而致富的人,如地产公司的股东及投资人、公司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销冠售楼员、上游材料供应商的投资人及中高管、下游服务商(广告营销/代理销售等)的投资人及中高管等。

可富人的消费是有上限的,不可能一顿吃一头牛、喝两箱酒,也不可能同时开三辆车、住四套房子……因时间、精力的有限,也就不可能无限制的去消费,也就是说富人手里太多的钱是花不完的。

这些花不完的钱就没有进入流通市场、被锁定了,也因此无法冲击物价。

因房致富的这些人的钱来自哪里?来自房奴。

房奴每月把工资的一(大)部分以月供的形式给了银行……其实是通过银行(事先贷款)给了因房致富的人,可以理解成印出来的钱很大一部分流入富人的腰包。

房奴的工资没有用于消费、拿了房奴工资的富人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消费……钱这样因房地产而被锁定了。

另一个副作用是大家因高房价而不愿去消费。

因为要买房,所以得攒钱。不仅自己的工资要存着不去消费、就连六个钱包的工资或退休金也得存着不去消费。

结果是什么?就是因为高房价,大家把本该用于消费的钱被锁定起来、而没有进入市场流通,由此也就推高不了物价啊。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都预期房价要涨,所以哪怕有房的人也不愿意消费,而更希望存钱再去买房获得更高的收益,这又锁定了一些资金。

现在物价上涨,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楼市调控,因为限购、限贷、限融,钱已进不了楼市,大家更预期房价要跌而对买房丧失了兴趣。

钱会去哪呢?目前看去了消费品领域,并由此推高了物价。

何去何从?

这就是政府当下面临的两难选择: 保持社会稳定就得短期刺激经济,短期刺激经济就需要印钞放水,可印出的钱管理稍有不慎就成洪水猛兽,流入楼市推高房价、流入股市推高股价……流入消费品领域就推高了物价。

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有啊。让钱流入实体企业、流入科技研发、流入产业升级、流入居民收入。

我们也看到政府在这方面的良苦用心,可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运气。

实体本就产能过剩,再向实体信贷支持扩大生产不是让供应更过剩吗?若信贷流向了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和企业,产业升级还怎么搞?资金流入科研当然好,但风险较大。你无法保证科研一定就成功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产业升级需要科技支持,前面说了科研需要时间、还需要一定的运气。当实体经济不景气,居民的高收入又来自于哪里呢?通过贷款透支消费确实可一时带动经济,那之后的债务该怎么归还呢?

其实还有更理想的模式,就是让钱流入股市。

流入股票二级市场(大家买卖股票时的交易市场)推高股价,会吸引更多的钱关注股市、扩大企业融资额;

流入股票一级市场(IPO发行市场),会吸跟多的风投资金去投资初创企业、试错科技研发;

流入Pre-IPO市场(上市前股权市场,即直接投资于企业),就是资金在真真切切的支持实体和研发。

因为有资金试错科技研发,就会有科技进步;

因为科技进步,企业就能产能升级;

因为产业升级,企业就有利润;

因为有利润,股价就会上涨;

股价上涨,包括股民在内的投资者就能赚钱;

一旦产生赚钱效应,钱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股市……如此实现良性循环。

股票不同于房子,它不牵涉到居住等民生需求,所以股价上涨的副作用很小。

只是2015年的股灾把大家吓怕了,近三十年股市的沉疴痼疾(上市圈钱/拉高套现等)一直没有彻底解决……所以大家对投资股市非常犹豫。

信贷宽松印出来的钱将流向哪里,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负面作用,在物价上涨一定高度时会否重启货币蓄水池的楼市……考验着政府的治理智慧。

何去何从,作为尘埃小民,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来源:米筐投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