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丨厉害了!伍家岗这些“千万元村”!

搜狐焦点宜昌站 2018-08-24 10:01:1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有女不嫁临江坪,包谷面饭哽死人。” 曾经 宜昌伍家岗区伍家乡共联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 谁都没想到 从2014年起 该村集体收入就过了千万元 跃居宜昌城郊排名前列村 共联四季花城 优质逆袭的 可不止共联村一个 去年,伍家乡的村集体收入达7600万元 16个村年平均收入475万元 其中共联村、共同村已过千万

“有女不嫁临江坪,包谷面饭哽死人。”

曾经

宜昌伍家岗区伍家乡共联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

谁都没想到

从2014年起

该村集体收入就过了千万元

跃居宜昌城郊排名前列村

共联四季花城

优质逆袭的

可不止共联村一个

去年,伍家乡的村集体收入达7600万元

16个村年平均收入475万元

其中共联村、共同村已过千万

未来两年

共和村、共升村、旭光村也有望过千万

千万元村”扎堆,有何致富秘诀?

伍家岗区委书记李向东说:

“如果没有改革,只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乡村就没有今天的活力,更没有今天的发展。”

排名前列步:争取村级留用地

伍家乡地处宜昌城区东大门,是宜昌新区建设的核心区。随着宜昌城市东拓,伍家乡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5年,宜昌“城东生态新区”开建,伍家乡联丰村开始了城市化之路。渔塘填了,村舍拆了,菜地上起了高楼,村民搬进小区。

一个棘手的问题,让该区党政负责人眉头紧锁:没有土地了,农民怎么转产就业,村集体经济往哪找出路?

联丰村安置小区

没有地,村集体经济就无从发展。彼时,从国家、省到市,都没有明确出台关于村级留用地的政策,周边各县市区也没有争取村级留用地的先例。伍家岗区党政负责人硬着头皮,决定“吃一回螃蟹”。

联丰村率先探索,向上争取到村级发展留用地,利用土地先后引进了晶海和中瑞两大仓储物流企业,每年可获得百万元厂房租金收入。

有了先例,各村先后跟进。在十多年大拆大建的洪流中,伍家乡共征地4万亩,争取到村级留用地3千亩。有了这3千亩土地,共同村科技企业创业园、共升村都市工业园、共联村商贸大市场等村级产业项目拔地而起。

共联商贸大市场

在伍家乡探索的基础上,2015年,宜昌市政府出台《关于规范和促进村级留用地开发利用意见的通知》,对村级留用地的指标、开发等作出明确规定。

去年10月,国土资源部到伍家乡调研村级留用地发展情况。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张宝新认为,伍家乡的留地发展模式,有力保障了集体经济的活力,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探索。

第二步:土地补偿不吃干分尽

共同科技企业创业园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

有了地,没资金也无法发展。伍家乡党委书记岳宏军说:“钱的问题,比地更难解决。”

2005年,岳宏军还是该乡财政所所长。他回忆,当时伍家乡启动征地拆迁,村民都天天盼着土地补偿费。但区政府却做了一个“很得罪人”的决定:土地补偿费不能全部分光,要留30%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

共同村书记蔡琼还记得,很多村民找她理论:“过去10多家村办企业都亏了,村集体负债500万元,现在还要折腾?不如把钱一次性分给我们算了!”

伍家区政府组织专班,挨个到村里开屋场会,给村民们算长远账:“现在所有村的存款,总计才600万元,想修条路都修不成,难道要一直这样穷下去?”

几番下来,大部分村民的思想疙瘩解开了,村集体发展资金有了眉目。但还是有少数村民不配合:“周边县市区的土地补偿费都分完了,凭什么伍家乡不分?”

共同村安置小区

岳宏军说,为这件事,有村民把政府告了十多年。省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到伍家乡来调查,岳宏军去汇报时十分紧张。但最终这种管长远的分配模式,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共同村将2亿元村级发展资金,投入建设科技企业创业园。2015年底开园,吸引了创全电气、世纪联合等42只“金凤凰”入驻。去年,仅厂房租金就达1066万元。

而今,很多县市区到伍家乡考察,都感叹伍家乡敢于顶住压力谋长远的魄力和眼光。

第三步:“兄弟”抱团壮大村级腰包

“等这个标准化厂房建好了,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有望突破300万元!”8月17日一大早,伍家乡灵宝村书记王康军来到共升都市工业园,查看灵宝村落地在此的项目。对于这个“借腹”孕育的“孩子”,他格外珍惜。

“我们村有六栋三层厂房,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旁边是南湾村的,他们有1.6万平方米。”王康军介绍,共升都市工业园位于宜昌生物产业园、宜昌自贸区内,又紧邻汉宜路,建好后不愁招商。

共升都市工业园

南湾村、灵宝村是伍家乡仅余的两个农业村,两村收入总和,还达不到全乡的平均水平。而在这两个村,三峡移民就占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宜昌市总体规划中,南湾、灵宝被定位为生态用地,不能建工业厂房。如何将向上争取到的3300万元移民后扶资金,以项目形式落地?“我们共升村的都市工业园,部分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可以将南湾、灵宝这样的限制开发村引进来。”去年6月,共升村书记张学荣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想法,得到大家认可。

正在建设的共升都市工业园二期

去年7月,南湾、灵宝两村与共升村签订共同开发协议,约定项目投产后,共升村从各村经营总收入中分红25%。

同样存在无地发展问题的旭光村、汉宜村,也“飞入”共升都市工业园。这些飞地经济项目建成后,又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千万元。

第四步:股改分红力避优亲厚友

“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种了半辈子柑橘的共同村村民陈华喜说。

去年7月,共同村作为宜昌村级股改试点,首次实现配股分红。1885名村民“变身”股东,分享501万元。按人头股加农龄股,陈华喜一家7口拿到580多股,共分得17400多元。

共同村的村民喜领股权证

岳宏军说:“股改涉及利益分配,必须保障公平,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在股民认定时,共同村初报2388人,经过多轮村民大会审查,最终确定的股民只有1885人,筛选掉了503人。

共同村的村干部都以普通村民身份参与分配,不搞所谓的“优质股”。按规定,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股民。共同村社会事务主任陈勇的媳妇,是仁和医院的聘用工,非正式职工,如果变通一点也能成为股民。但陈勇给媳妇做工作,让她退出了股民认定。陈勇说:“全村像我媳妇这样的情况,有20多人。我是村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规定,不能松口。”

股改分红大会

谈到未来,岳宏军说:“过去村级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很大隐患。我们要求村一级的资金、人员、合同、项目等,都由乡政府审查备案;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全部公开;村会计由乡财政所面向社会招聘,下派到村,并直接管辖,确保集体资产颗粒归仓。”

来 源:湖北日报、伍家乡人民政府

11700元/平方米

在售 普通住宅 塔楼 高层 潜力楼盘 宜居生态地产

伍家岗宜昌市伍家岗区沈家店路与江临路交汇处 查看地图

2019年09月14日 70年

四居 |151-176 m² 全部户型

400-616-2877 转 344646
微信扫码拨打
微信扫码,快速拨打
我要看房:近期看房活动,楼盘优惠信息通知我 已有13人报名
立即报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